close

  關註:臺海網海竹北房屋峽導報
  臺海網(微博)8月9日訊臺灣經濟日報社論:氣爆後的石化業該固態硬碟何去何從?摘編如下:
  高雄氣爆事件後,全台各界都心系受災民眾,大家一條心投註關心、捐款,但是政治人物在救災、究責之餘,總顯露出政治操作的痕跡,而引起有識之士反感。最明顯的爭論是,高雄石化產業重鎮賴以維繫運作的管線,未來如何佈置、如何維修,關係到石化工業生存的命脈,但迄今只有澎湖民宿陳菊市長一句“管線絕不回埋”向災民交代,問題是,管線不回埋就能解決問題嗎?從宏觀的角度來看,臺灣的石化產業何去何從?
  石化中上游產業是民生必需品不可或缺的基礎產業,同時,也是提供高科技產業所需的原材料,目前“石油及煤製品”及“化學材料”兩項製造好房網業合計產值達3.7兆新臺幣,雇用員工人數約7.3萬人,若加計下游的化學及橡塑膠製品,雇用員工人數近30萬人,這麼龐大的產業體系,不僅提供重要的就業機會,同時也是資訊電子產業景氣暴起暴落時的緩衝產業,因此,說不要石化產業,恐是天方夜譚。
  但臺灣石化中上游產業發展能量,卻像溫水煮青蛙般不斷衰退中,自從2010年決定“國竹北買房子光石化”不蓋後,所有石化大型投資及更新,幾乎停擺,若以實質生產總額來看,石化中上游產業占整體製造業比重在2009年達到最高的21%,而今只剩17%左右。石化中上游產業本是資本密集產業,也就是說不投資或更新,就等著收攤及出局。目前“政府”所謂“量在外、質在內”的高質化政策,只是自我安慰罷了,試問,臺灣在石化技術上並沒有比較先進,群聚效果不再,成本相對較高,還談什麼質或值?
  此次高雄氣爆事件,將使得泛“中油”體系比想像中崩解得更快,石化中游產業出走的時程,也將提早來臨。從原本溫水煮青蛙或想逐漸退場下莊,變得要馬上面臨挑戰;再加上頁岩油氣開采技術的突破,臺塑集團已無心加碼經營臺灣,轉進越南及美國的態度已至為明顯,六輕五期順勢不蓋,已是預料中的事。廠商在商言商,謀求企業本身最大利益本無可厚非,但“政府”卻不能無所作為,為的不是這些上游業者,而是為了廣大下游產業的生計。
  但談石化產業未來,首要便是如何輓回民眾信心,此時,“政府”應宣示,全面介入石化安檢,以全球最嚴格標準檢查,不符規定者,限期改善,否則連續重罰,以安人心。先前臺塑發生工安事件時,“政府”便快速建構安檢體系。此次安檢可能更廣更複雜,因為這次已跨出工業區,事關居民安全問題,政府態度應更積極才是。
  另外,“政府”石化產業策略,在量能佈局上,不能再只是簡單推說“量在外”而已,因為石化產業群聚佈局,不僅是生產效率問題,也是工安集中管理議題。也許“以新汰舊、總量管制、價值提升”,才是應努力方向。也就是說,倘若臺灣還要發展或延續石化產業,石化專區勢在必行。如此,就泛“中油”體系而言,高雄南星外海填土計畫,應是比較可行的計畫,因為其不僅與高雄石化碼頭相近,同時也在中油大林及林園(三、四輕)附近,就長期而言,在此可形成石化群聚效率,並與居住生活區隔離。
  就中期而言,在大社及仁武工業區還未完全遷移前,所需料源,可在沿中山高“國道”建構暫時管線,由林園廠供應,以避開居住區。現在最麻煩的是,短期供料的問題,石化原料車滿街跑,絕對不是辦法,但這還有賴“中央”及地方政府共同面對與合作,也許可以邀請國際專家,做好安檢,並訂定落日使用時間,以因應沿中山高之暫時管道完成前所需。
  總之,如果這次令人悲傷的氣爆事件,還無法讓“中央”或地方政府,真正勇於面對石化工安及產業發展問題,那犧牲就太不值了。可惜的是,至今重心都擺在追究責任,負責的官員紛紛請辭,然後未來呢?我們呼籲,收回口水,捲起袖子,“中央”應儘快釐清石化產業的整體戰略佈局及工安規劃,地方政府也應配合土地、交通、運輸及安檢等規劃與行動,共同面對挑戰。
  責任編輯:林連金  (原標題:台報:高雄氣爆後的石化業該何去何從?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m44lmhjz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